来源:【昆明日报-掌上春城】
掌上春城讯3月30日上午10点,以“奋进新征程 担负新使命”为主题的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昆明拉开帷幕。在论坛开幕式上,航天员桂海潮的亮相,吸引了大家的目光。他向大家讲述了自己“出差”太空的经历。生动的讲述,让现场听众心潮澎湃。
航天员桂海潮向大家讲述“出差”太空的经历(昆明日报记者 杨艳辉)
“大家好,我是航天员桂海潮。”从天上“出差”回来的云南人桂海潮,来到昆明海埂会堂,刚刚做出自我介绍,现场便发出了热烈掌声。
互动环节中,主持人问他在太空出差是什么感觉。桂海潮说,在太空家园感觉特别棒,眼镜不仅不会飘起来,而且不压鼻梁,非常稳,从早到晚都不用扶。“以前不敢想象戴着眼镜能上太空。相信随着国家的技术越来越强,能将更多普通人送上太空。”
现场,桂海潮还说起了太空中令他印象深刻的事,与家乡云南有关。“端午节的零食竟然有酸角糕。”桂海潮说,这对他来说是“惊喜食品”。“因为酸角是云南的特色食物,我从小吃到大。真的没有想到,有一天能在中国空间站,吃着酸角糕,回望地球家园。那一刻,我心里有温暖,有幸运,更有自豪。”
桂海潮说,作为老师,想把感受领悟的“载人航天精神”传递给更多学生,同时自己也会坚持训练,不断学习,时刻准备着再上太空,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,“中国航天,永远值得期待!”
※新闻延展
从小镇少年到“摘星星的人”
桂海潮的家乡是保山市施甸县,这里是他飞向太空的起点。桂海潮曾说:“施甸是我的出生地,是我成长的家乡,是我梦想的起点。”
BETVLCTOR伟德中文版施甸县坐落在云南省西部边陲,从县城出发,沿着施孟公路一路前行,大概走过20公里蜿蜒山路,就到了姚关镇。这里就是桂海潮的老家。
用30余年不间断的努力
实现自己的航天梦
从小镇少年到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的载荷专家,桂海潮用30余年不间断的热爱和努力,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航天梦。
2003年10月15日,施甸中学的校园广播播出一则消息:“航天员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,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。”闻此,正在就读高二的桂海潮十分振奋,“飞天梦”的种子迅速萌发。
两年后,桂海潮以施甸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,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,对梦想作了最精彩的回应。
桂海潮仅用了9年的时间,就一路攻读完博士学位,继而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,并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SCI学术论文。31岁那年,年轻的他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博士生导师。
2018年5月,我国启动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,经过层层选拔,桂海潮成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中4名载荷专家之一。
2023年5月30日,桂海潮和航天员乘组同志一起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。
10月31日,在太空中遨游5个月之后,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,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。
“太空教师”
“出差”归来走进线下课堂
神十六号出发前接受采访时,桂海潮说:“我特别想把这次的任务当成一个发现之旅,不光是有很多项要求比较高的操作内容,而且是有很多可以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在里面。”
作为载荷专家,桂海潮会在实验之余和大家分享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、拍到的云卷云舒,分享“太空菜园”蔬菜的长势,还会在太空课堂里幽默风趣地授课。
圆梦太空“出差”回来的桂海潮,并没有停下脚步。今年3月15日,中国科协、教育部共同主办的“科技馆里的思政课”再次开课,桂海潮走进中国科技馆,为广大中小学生带来神舟十六号任务飞行过程中的更多“小秘密”。
桂海潮分享的第一个秘密与“太空授课”有关——深受观众喜爱的奇妙“乒乓球”实验其实差点儿“夭折”。中国科技馆最初提出的设计方案,是在乒乓球拍表面粘贴疏水膜,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将水球像乒乓球一样弹开。然而,航天员们在轨备课时发现,水球并没有像设想中的一样弹开,而是紧紧黏在了球拍的表面。就在他们遗憾地准备取消实验时,一个意外的发现给了他们灵感。
“有一次在打湿毛巾的时候,我发现水居然从毛巾细小的空隙中溢了出来,形成了一个特别大的水球,而将水球吸干之后,毛巾也没有怎么被打湿。”桂海潮回忆,这样的发现让航天员们有了个模糊的猜想:毛巾表面的细微结构或使其具有了疏水性能。经过多次实验验证、地面专家分析研究后,他们的猜想得到了科学的解释。
对此,桂海潮总结道,航天员用绑着毛巾的乒乓球拍打“水球乒乓球”这个故事的背后,其实蕴含着做研究、解决问题的“小秘密”,就是要仔细观察、大胆假设,最后还要小心求证。
另一个与“太空菜园”有关的秘密,则为观众带来了空间站生活里绿意盎然的一面。桂海潮说,执行神舟十六号任务时,空间站“上新”了第二代空间植物栽培装置,相同的装置在地面也有一套。天地同步对照实验发现,地面蔬菜的长势更好。原因在于,植物在太空中没有了向重力性,只有向水性,所以根系不容易扎得深,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也变弱。“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话:根深才能叶茂。”桂海潮勉励中小学生,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中,都要把根扎深,把基础打牢。
昨天,站在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幕式上的桂海潮,黑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看起来仍是那个在施甸大山里仰望星空的少年,但他的不平凡经历,已激发了更多学子的航天梦。戴眼镜的学生王世杰说:“我想和桂老师一样,也能有机会做一名航天员。”他所带的北航2021级博士生朱航标则说:“桂老师让我更加确信,通过努力读书、奋斗,真的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。”
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:许建龙
责编:杨芮
编审:杨艳
终审:周健军
本文来自【昆明日报-掌上春城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ID:jrtt
04-03
《感动中国》20年颁奖辞集锦,来了
《感动中国》播出整整20载了!这个“一看就绷不住要哭”的节目到底与“我”有什么关系?走的路越长,越能咂摸出来——那里有青春:那些事迹那些个颁奖辞,被揉进作文安放在最好的年华里。那里有信仰:能在你坠落...
04-03
《寻访大师》以东方视角展开当代解读
来源:中国网 纪录片《寻访大师》系列,寻访法国历史中的国宝级大师,挖掘并展现值得被传承、富有生命力的精神内涵,将在CCTV-9纪录频道、CCTV-14少儿频道等平台播出。《寻访大师》系列在选题上不只...
04-03
《四方馆》中式悬疑,神秘机构、奇闻异案!环环相扣、烧脑不断!
《四方馆》改编自小说《西域列王纪》,故事围绕着外交机构四方馆徐徐拉开帷幕。大雍安平年间,长乐城里有一个特别设立的机构——四方馆,这里就像一个汇聚各方势力与秘密的漩涡,所有跌宕起伏的情节都在这里生根发...
04-02
“支原体肺炎”,你需要知道这些!
近日,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,多以儿童为主。支原体是什么?多大的小孩容易得?大人也会得吗?01什么是肺炎支原体?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、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