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语:“大年初二早看天,一年不用问神仙”,今日大年初二,有啥预兆?
今天是大年初二,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,人们会在这天把家门打开“祭财神”,祈求财运。
大年初二,即正月初二,是我国传统的“迎婿日”“姑爷节”,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拿着礼品回娘家给父母和长辈拜年。同时,为了迎接女儿女婿的到来,老丈人家也会准备丰收的午餐来款待。
今天是大年初二,我们哈尔滨这边天气晴朗,万里无云,比较暖和,之前预报的降温和降雪没有如约到来。不过从预报上来看,大年初二起,我国其它一些地区将先后迎来大回暖和大降温的天气过程。
例如,从大年初二这天开始,暖湿气流、冷空气就开始同步加强了,与此同时西风带再次逐渐变得活跃起来。受此影响,我们将先后迎来大回暖、大范围雨雪和大降温的天气过程。这样一来,在回暖和雨雪间歇期,大年初三这天,我国广东、广西或迎来“回南天”!
在民间有“大年初二早看天,一年不用问神仙”的说法。意思是说,根据大年初二这天的天气情况,就能预判未来时间段的天气走势。那么,大年初二这天出现的天气情况,有啥预兆呢?下面来看一下古人留下的农谚是怎么判断的!
一、大年初二晴,正月旱到明
这句农谚流传于我国华北、黄河流域。意思是说,如果大年初二这天是个晴天的话,那么就预示接下来整个正月都可能是干旱少雨的,不利于作物返青生长。
古人总结的这句农谚是非常有道理的,按现在的知识来解释,就是冬季晴天多由冷高压控制,如果大年初二没有出现雨雪的天气,说明可能冷空气持续强势,抑制暖湿气流北上,导致春季降水偏少。
二、初二落雨穿蓑衣,初三初四雨不离
这句农谚主要流传于我国华南地区,指的是“回南天”意思是说,如果正月初二这天下雨的话,那么就预示正月初三、初四都会有雨,甚至整个正月都可能是阴雨频繁的。
其实,我国华南地区,冬季持续降雨通常与稳定的暖湿气流有关。从上面农谚中总结的经验来看,如果大年初二这天逢南方准静止锋活跃,就比较容易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过程。如,华南地区出现的“回南天”。
三、初二雪,麦子堆满街
这句农谚的意思比较直白,是来自北方冬小麦产区地域的农谚。意思是说,如果大年初二这天出现下雪的天气,那么就预示当年小麦会获得丰收。
这句农谚虽然只有几个字,但却把冬小麦需要积雪保温、防止病虫害越冬滋生、缓解春天旱情说的明明白白。像农谚“瑞雪兆丰年”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,这个时候降雪既能防冻害,又为土壤提供水分,利于春耕。
伟德bevictor中文版四、初二南风起,三月倒春寒
这句农谚流传于我国江南一带,意思是说,如果大年初二这天刮的风以南风为主的话,那么就预示到了农历三月份时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。一旦出现倒春寒,对开花的果树是十分不利的,会导致坐果率下降,影响品质和产量。
按现在的知识来解释,就是冬季出现反常的南风,可能是受暖湿气流提前北上,与后续冷空气形成强烈对峙导致的。这样一来,就会使春季气温波动(,出现降温或者降雪天气。如,江南地区三月的“桃花雪”。
类似的农谚还有“初二南风紧,蝗虫早探头。”表达的意思相近,提醒人们,出现了气候异常的情况,可能会引发虫害,要提前做好准备。
五、初二雷打雪,耕牛跑断腿
这句农谚也不难理解,大意是说,如果大年初二这天出现“雷打雪”的情况,那么预示当年农事繁忙、灾害多。
这句农谚也是非常有道理的,冬季天气寒冷干燥,出现雷电是非常罕见的。如果,当年不仅大年初二这天出现打雷,还同时出现降雪的话,说明大气极不稳定,可能预示气候异常(如厄尔尼诺现象),影响农作物生长节率,造成减产。
当然,农谚只是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进行总结的,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地域性,只能作为参考,不能作为现代判断天气的主要依据。
今天是大年初二,我们这边是个大晴天您那边的天气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?期待您的分享,感谢阅读!
04-03
《八角笼中》主角原型恩波:八角笼的真相,是向命运誓不低头
电影《八角笼中》“破笼而出”后,两周时间已拿下超16亿票房。电影中主角教练原型恩波,坐在轮椅上现身电影发布会现场,让导演王宝强激动不已。曾因大凉山孤儿搏击视频,而在网上备受争议的恩波,本人和孩子们之...
04-03
《世界哲学源流史》西方马克思主义之一:法兰克福学派
西方马克思主义之一:法兰克福学派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,马克思主义内部涌起了一股波澜,出现了" 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"。在第二国际后期,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从社会主义理论、经济学、哲学等方...
04-02
“集五福”啦!丰奥嘉园小学寒假作业展评活动花样多
为扎实推进济南高新区“三引导”工作,全面总结假期学生成长共同体工作经验,进一步推动学生成长共同体建设,并巧妙融入德育教育,近日,济南高新区丰奥嘉园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寒假作业展评活动。O...
04-02
“肠道SPA”?排便焦虑何以排解
年轻人群中,出现排便困难和排便焦虑的越来越多了。“肚子总是鼓鼓胀胀,一天的心情全都取决于有没有排便,没有的话又会加重第二天的焦虑。”前来就诊的30岁年轻患者这样描述。一些年轻人不惜花几百元钱去“肠道...